一、双边教育交流回顾
中捷两国的教育交往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1957年,我国与当时的捷克斯洛伐克共和国签订文化合作协定,其中含有教育交流条款。从那时起,中捷双方就开始互派留学生和学者,50年代末60年代初,我国在捷克学习的留学生达200余人。
改革开放以来,中捷两国在教育领域中开展了更加广泛的交流与合作。自1996年起,中捷两国教育主管部门开始签订教育交流协议。根据协议,每年双方都要交换一定数量的政府奖学金生;互派汉语和捷克语教学的教师;互派从事短期研修与培训的语言教师以及互派一定数量的教育考察团组,目前正在执行《中捷2016-2019年教育交流协议》。
特别是2016年10月,我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与捷教育青年体育部部长卡特日娜·瓦拉霍娃在北京签署了《中捷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捷克成为第46个与中国签署学历学位互认的国家,极大便利了两国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作为该协议的落实措施,经我馆报请我教育部审核批准,2018年7月,教育部涉外监管信息网公布所有经捷克教育青年体育部认证的高校名单(26所公立大学,2所国立大学,39所私立大学),供国内高校、师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甄别、选择。
二、高级别团组互访及成果
2000年5月,捷克教青体部部长泽曼先生应邀率捷克教育代表团访华,在北京签订了《中捷2000-2003年教育交流协议》。
2002年10月,捷克教青体部第一副部长皮茨尔应邀率捷克大学校长代表团访华,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了解,促进了两国的教育交流与合作。
2003年9月,中国教育部袁贵仁副部长应邀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捷,在布拉格签订了《中捷2004-2007年教育交流协议》。新协议大幅增加了政府间互换奖学金留学人员的数量,同时捷方参与交流的院校由原来的2所扩大到7所,交流的学科领域也大大扩展。
2004年5月,中国教育部吴启迪副部长应邀率中国教育与财政代表团访捷。双方对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就今后的合作前景,特别是就如何进一步推动双方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事宜进行了探讨。
2006年10月,中国教育部陈小娅副部长应邀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捷。与捷教青体部高层加强了接触,达成了共识,并促成在捷设立孔子学院意向书的签署。
2007年4月,中国教育部郑树山部长助理应邀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捷。
2008年7月,中捷两国教育主管部门签订了《中捷2008-2011年教育交流协议》。根据新协议,政府间互换奖学金留学人员的数量由原来的每年15人增加到20人。
2012年11月,中国驻捷克大使于庆泰与捷克教青体部第一副部长伊日·南特尔签订了《中捷2012-2015年教育交流协议》。主要内容有:每年互换200人月奖学金留学人员到对方国家学习和从事科研工作;推动汉语和捷语教学;鼓励两国高校建立交流合作等。
2013年6月,捷克教青体部第一副部长伊日·南特尔率捷克教育代表团赴华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是近年来两国教育领域高层交往的突破。2014年与2015年捷克继续派出了副部级团组参加“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并动员捷克知名大学参与16+1合作。
2016年8月,中国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应邀率中国教育代表团访捷。
2016年10月,捷克教青体部部长卡特日娜·瓦拉霍娃率团赴华参加“中国-欧盟教育部长会议”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与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会见,并签署了《中捷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2018年5月,捷克教青体部副部长达娜•普鲁迪科瓦赴华参加第六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并正式提出捷克承办2019年第七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
2018年11月,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率团访问捷克,教育部部长陈宝生随访。捷克总统泽曼、总理巴比什会见孙春兰副总理,双方就加强人文领域合作,特别是教育合作交换了意见,达成广泛共识。
三、教育合作大事记
2015年6月,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赴捷参加“中国-中东欧卫生部长论坛”期间,宣布未来5年,中国政府向捷克提供200个“中捷交流专项奖学金”(首年招生计划已圆满完成),并邀请100名捷克学生于2015/2016年度赴华参加夏令营(已圆满完成),同时在未来5年向中东欧16国增加200个赴华医学奖学金名额。郝平副部长随团访捷并与捷方续签了中捷《2016-2019年教育交流协议》,将双边互换奖学金规模扩大至250人月。同时,双方启动学历学位互认工作的磋商并签署了《关于开展学历学位互认合作的联合声明》。
2016年10月,捷克教青体部部长卡特日娜·瓦拉霍娃率团赴华参加“中国-欧盟教育部长会议”及第四届“中国-中东欧国家教育政策对话”,与中国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在北京会见,并签署了《中捷高等教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该协议是中捷教育合作具有历史意义的一件大事,捷克成为第46个与中国签署学历学位互认协议的国家,协议的签署标志着两国教育合作迈上更高台阶,可以更充分发挥两国高等教育的比较优势,推动双方在高等教育方面开展合作,促进学术交流,为中捷学生教育交流提供极大便利,并为中捷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就业等合法权益提供保障,对加强两国间人文交流具有积极作用。
2018年7月,中国教育涉外监管网公布了经捷克教育青年体育部认证的所有捷克高校名单,受到中捷两国社会,特别是教育界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经使馆教育组执行的捷克赴华奖学金生录取名额屡创新高,年均超过90人。目前,捷克在华留学生共约400人,在捷中国留学生超过1000人,攻读学位学生600多人。
四、校际交流蓬勃发展
近年来,中捷高等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趋活跃,主要形式有:互派专家教授短期讲学、合作研究;互派学生到对方学校学习进修;交换学术信息及图书资料等。国内许多重点高校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都与捷克有关高校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互派师生,联合开展科研合作。
五、捷克汉语教学和中捷语言合作
捷克开设汉学专业的高校有查理大学、帕拉茨基大学、马萨里克大学。前两所学校的汉学专业历史比较悠久,均有本科、硕士两个层次。此外,布拉格经济大学、捷克技术大学等高校也将汉语专业作为选修课列入了教学计划。为了支持捷克的汉语教学,近年来,我国教育部、国家汉办、社科院以及驻捷使馆多次向捷克有关院校赠送了中文图书资料和教学设备。
2003年,我国在捷克设立了“汉语水平考试”(HSK) 考点。每年报名参加考试的人员在100名左右。
2007年9月,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和捷克帕拉茨基大学合作举办的捷克首家孔子学院成立。
2007年12月,布拉格中华国际学校孔子课堂成立,每年约招收100名学生在校学习。
2014年,帕拉茨基大学孔子学院在成立七年之后,中方院长在捷工作身份和工作机制得到了实质性改善,并实现了办学面积和人员编制的翻倍。11月,孔院布拉格分院正式成立,努力成为首都及周边地区汉语教学中心与中国文化交流中心。
2016年3月,查理大学成立中国研究中心,旨在开展对华政治、经济、文化等研究;2016年4月,布杰约维采商务技术学院开设中国中心,并提出申请开办孔子课堂,面向青年学生、企业家及公众开办中文、中国文化习俗、对华经贸等相关课程,自2016年9月,我开始向其派遣公派汉语教师和志愿者。
2018年3月,捷克第一所高校孔子课堂在奥斯特拉发技术大学揭牌,这是自2007年捷克唯一一所孔子学院成立10年来,中捷两国加强教育交流合作,开展汉语推广的又一重要成果。
2018年11月,孙春兰副总理出席布拉格孔子学院揭牌仪式,该孔院是布拉格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将推动中捷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发展。
此外,使馆教育组每年组织“汉语桥”大学生中文比赛、语言生交流、中国主题日、中捷斯汉语教师研讨等多种汉语推广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捷克民众参与了解中国,学习汉语。